????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center">
闽粮储备〔2014〕192号
福建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关于印发加强员工队伍
建设意见及员工交流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
各直属(储备)库、公司各部(室):
现将《福建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关于加强员工队伍建设的意见》、《员工交流工作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福建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
2014年8月13日
福建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
关于加强员工队伍建设的意见
为促进公司人员合理流动,优化公司人力资源配置,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制度,建立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特制定以下意见。
一、规范企业用工机制
(一)用人原则
1.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原则。
2.德才兼备、任人唯贤原则。
(二)用工对象
1.原则上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粮油储藏与检验等相关专业和特殊岗位或优秀的业务骨干可适当放宽)。
2.原则上年龄在40周岁以下,具有丰富的仓储管理、或轮换经营、或粮库建设经验,特别优秀的粮食系统员工。
(三)用人程序
公司拟参考中储粮福建直属库人员定编标准及结合各直属库实际,先核定公司和各直属库的人员编制,报省粮食局审核、确认。各直属库在有空编的前提下,根据工作需要,每年年初向公司上报用工计划,公司结合本部岗位需要,统筹汇总后向省局上报用工计划和选聘方案。公司根据省局批复的用工计划及选聘方案组织实施,具体招考选聘方式有3种:
1.定向招收。定向向省工贸学校、省经贸学校以比选、综合考评方式招收粮油储藏与检验等相关专业毕业生。
2.公开招聘。公开招考或公开选聘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
3.系统选调。根据岗位需求,通过考核或考察从粮食系统业务骨干中选调。
闽粮储备〔2014〕239号
福建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关于印发
进一步调整完善公司管理体制的意见的通知
各直属(储备)库、公司各部(室):
现将《福建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关于进一步调整完善公司管理体制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福建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
2014年9月24日
福建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
关于进一步调整完善公司管理体制的意见
为进一步激发公司及直属库员工工作积极性,有活力,有动力,也有压力,提高工作效率,逐步建立权责统一、绩效挂钩、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直属库主任工作自主权,在征求各直属库主任意见基础上,经公司会议研究,就调整完善公司管理体制形成如下意见。
一、加大直属库主任自主权
(一)适当调整预算化财务及相关资金费用管理制度
2005年以来,公司对直属库实行财务预算管理。2012年,保管费用提高后,公司对如何完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进行研究,认真测算每个预算项目和各业务环节费用,结合直属库仓容和直属库人员核定数量,统筹安排各项费用支出,即按工资性支出、日常管理费和直接保管费三部分共性费用和相应标准核定费用预算,同时对直属库进出仓补贴、代储和订单粮监管费用也进行核定,对维修费用实行各库报年度计划,单项支付方式管理。经测算,2013年系统实际支出费用达118元/吨,已接近财政核定的120元/吨保管费水平。为进一步加强直属库财务管理,合理控制费用支出,现拟作如下调整:
1.直属库库主任参与制定公司财务预算,在充分考虑各库人均保管量前提下,合理确定各库费用。
2.各库的预算费用,除了保粮费用必须确保专款专用于保粮直接费用外,其余各项费用由直属库根据实际需要,自主调配使用。对预算费用有节余的,将原有50%奖励比例提高至70%。
3.安排专项外出参观学习费用。为鼓励库主任及业务骨干外出参观考察学习先进储粮技术,在原预算中管理教育培训基金基础上,按仓容核定直属库专项经费,其中5万吨(含)以上10万元,5万吨以下5万元,由直属库自主安排学习考察专用。如超过核定额度,由直属库再上报公司审批。
4.安排专项维修管理费用。公司将原预算中小额维修经费1元/吨提高到3元/吨。各库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公司《直属库设施建设维修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直属库设施建设维修及货物采购的通知》的规定,做到专款专用。10万元(含)以上的,报公司审批后进行维修改造;10万元以下的,报备公司。如在公司统筹范围外另有维修需求,再由直属库报公司审批。
(二)调整公司《工作规则》
为便于直属库主任外出考察学习,拟将公司《工作规则》第二十九条“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第二点“直属库主任离开本埠或出差、休假(包括节假日),应事先向公司报告,经公司领导批准后方可离开本埠或出差、休假(包括节假日);出差完成任务后要报告完成工作的情况。”
改为:“直属库主任出差(包括考察、学习)或休假,应事先向公司报备,出差完成任务后要报告完成工作的情况;考察学习后要形成考察学习报告,并提交公司。”
二、改进年度绩效考核办法
公司对直属库原有年度绩效考核办法作如下调整:
(一)为加大公司效益成果与直属库员工挂钩力度,公司制定了《效益奖金分配办法》。在直属库原保管量和核定费用及相关绩效奖励的基础上,公司另将计提效益奖金的60%用于直属库分配,40%留在公司本部,按照以丰补歉的原则调剂使用,缩小公司本部与直属库的收入差距,实现收入基本平衡,以充分调动库主任及库员工工作积极性。
(二)在符合《劳动法》前提下,各库可自主制定本库员工的绩效考核办法,并报备公司。对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员工,库主任可依据职权对其进行岗位调整、降级使用或待岗处理。公司在其他直属库有空编或合适岗位前提下,支持库主任推荐本库员工交流到其他直属库工作。民主测评优称率在60%(含)以下的库正(副)科长,由库主任对其诫勉谈话。诫勉谈话对象次年年度考核民主测评优称率仍在60%(含)以下的,免去现任职务。
(三)按公司《关于落实粮库建设工作机制实施方案(试行)》,认真落实建库主体责任,有建库任务的直属库成立的筹建处,其负责人由库主任兼任,明确职责,层层分解。为强化责任,加大建库工作考核力度,细化考核措施,视工作进度及完成情况对库主任进行考核。对完成情况较好,甚至提前完成建库任务的直属库进行奖励,同时加考核分2分;对完成情况不好,建库进度滞后的直属库扣发一定比例的绩效奖金,同时扣考核分2分。
(四)对直属库全年达到基本无虫粮免熏蒸数量占5%的,加考核分3分;占10%的,加考核分5分。在此基础上,对积极开展科研创新,根据地域情况,粮食品质下降幅度较小,保粮效果较好,轮换差价少于平均数的直属库给予一定奖励,并加考核分3分;对粮食品质下降幅度较大,保粮效果一般,轮换差价高于平均数的直属库扣发一定比例的效益奖金,并扣考核分3分。
(五)为体现多劳多得,对独立承担“一年一轮换”的直属库,进出仓补贴从进仓1元/吨提高到2元/吨,出仓0.5元/吨提高到1元/吨,同时加考核分2分。
(六)对代储粮食监管到位,粮食品质下降幅度较小的直属库,加考核分3分。对监管不到位,粮食品质下降较快的直属库,扣考核分3分。
(七)将原直属库绩效考核办法中“直属库年度先进个人的评选比例为本直属库全体员工数的10%”改为“直属库年度先进个人的评选比例为本直属库全体员工数的15%”,以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三、探索创新经营体制,鼓励科技创新
(一)探索经营管理权的下放。由于轮换计划及经营一直由公司本部负责,各库在经营能力上参差不齐,为防控资金风险,轮换经营权的下放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公司拟在自愿申请试点的直属库中,选取1-2个条件较成熟,库主任及员工素质相对较好的直属库进行轮换经营试点,按粮食数量将轮换费用全额拨给库里,并对效益进行单独核算。在任务完成后,如轮换差价低于公司平均总差价的,在原有效益奖金发放基础上,提取一定比例效益资金进行专项奖励。公司将充分总结经验,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逐步推广。
(二)成立科学保粮领导小组,指导督促各库开展科技储粮工作,要求各库相应成立科技兴趣小组,结合本库实际及当地产业特点,认真开展科技储粮研究。公司设立科研专项经费,给予科研项目费用支持。科保领导小组将对各库上报的科研项目认真审核,避免项目重复研究,要求科研有记录、有数据、有结论。
(三)制定《员工科技创新激励办法》,设立奖项,按奖励项目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技术难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三个等级,对科技创新有成果的员工进行奖励,并将其业绩记入本人档案,作为年度考核、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对积极进行储粮科技创新,一年采取2项以上科保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果的直属库,加考核分2分。同时,在来年的预算中加大科技创新费用预算比例。
四、完善用人体制机制
(一)出台《关于加强员工队伍管理的意见》、《人员交流工作实施细则》,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制度,建立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
(二)公司重新核定直属库人员编制并报省局批准后,各直属库在有空编的前提下,直属库可向公司推荐适合岗位要求的人才,经公司研究后报省局审批。同时,公司根据需求定向从省工贸学校、省经贸学校以比选、综合考评方式招收粮油储藏与检验等相关专业毕业生。
(三)为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充分挖掘发现人才,建立人才成长通道,公司择机选择一定库中层以上岗位进行竞聘或公开选拔,着力优化队伍结构,以实现干部队伍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
(四)为增强员工多岗位能力,鼓励公司本部部门之间及直属库科(室)之间员工进行轮岗。
(五)建立员工培训体系,提高员工综合素质。通过外聘有资质的老师和在系统内选聘专业能力较强的员工组成培训讲师队伍,针对培训群体,制定培训计划,分批安排系统员工参加培训。
(六)开展岗位练兵和职业技能竞赛,加快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对获奖的员工,给予一定奖励,并在选拔任用上给予一定倾斜。同时,对获奖员工所属的直属库,加考核分1-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