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稻集中上市
发布时间:2013-10-23 | 阅读:660 次

目前早稻托市收购已经结束,截至9月30日,江西、湖南等8个早籼稻主产区累计收购新产早籼稻969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92万吨。中晚籼稻和粳稻已经进入大量上市阶段,机构预计全国晚稻产量为3470万吨,较上年减少267.5万吨,减幅为7.2%。预计全国中稻产量为13322.5万吨,较上年减少34.5万吨,减幅为0.3%。据国家粮食局统计,截至10月10日,湖北、安徽等11个中晚籼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中晚籼稻509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29万吨。

 

影响因素:

 

最低收购价政策对中晚籼稻市场有支撑作用。托市收购政策的实施,短期内将改善中晚籼稻市场价格持续低迷的态势。在各省出台执行预案通知之前,主产省中晚籼稻价格基本保持在1.24-1.28元/斤的区间内,随着最低收购价政策的陆续启动,湖北、安徽、四川等地的中籼稻价格有所上扬。截至10月中旬,上述地区国有粮库中籼稻收购价基本保持在1.35元/斤的水平,加工及民营企业收购价格略低。

 

晚稻预期减产对当前市场具有利多影响。据统计机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晚稻播种面积为627万公顷,较上年减少8.3万公顷,减幅1.3%。预计总产为3470万吨,较上年减少267.5万吨,减幅为7.2%。晚稻减产预期增强,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场参与者的热情,对后市价格预期较高。

 

后期走势分析:

 

籼稻:托市收购结束后,早稻市场基本维持稳定态势,贸易购销活动逐步转到中晚稻市场上。当前南方地区稻谷市场新稻基本以中籼稻为主,晚籼稻尚未大量上市,企业加工仍以2012年产稻谷为主。由于进口大米已经成为常态化,中晚籼稻市场自2012年以来持续维持疲软态势。9月底随着部分主产省市陆续启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预计对后期大量上市的中晚籼稻价格会起到一定的提振作用。中晚籼稻价格将逐渐上浮至1.35/斤的托市收购价附近。

 

粳稻:当前,东北地区新产粳稻陆续上市,江苏粳稻上市仍需一段时间。主产区黑龙江地区粳稻由于产量预期增加,后期随着粳稻上市量的增加,市场供应压力加大,价格出现小幅下滑趋势。另外,加工企业由于销售进度缓慢,生产基本以消耗库存为主,采购新稻的意愿和规模均较低,粳稻开秤价格较托市价仍有一定的差距,市场等待托市收购政策启动的预期较强。

 

大米:受国庆节日效应带动及籼稻托市政策支持,国内籼米市场购销略有好转。与此同时,由于国内籼米与越南米价格差距缩小,部分大米批发商采购由原来的进口米转向口感偏好的国产晚籼米,促使籼米价格整体止跌趋稳。

版权所有:福建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屏路60号 | 电话:0591-87670156 | E-MAIL:fjcbls@163.com
技术支持:海西天成 | 闽ICP备18027719号-1
扫码关注我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