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局势对小麦市场影响
发布时间:2014-03-20 | 阅读:707 次
    乌克兰政局动荡对中国小麦市场影响十分有限,因乌克兰小麦基本不供应中国,乌克兰的影响更多可能是通过国际市场传导至国内。

  由于乌克兰是主要的小麦出口国,动荡局势推升乌克兰国内外小麦期现货价格,截至3月13日,CBOT盘面5月小麦合约价格最高涨至695.2美分/蒲式耳,较1月底最低价553.4美分/蒲式耳涨幅接近26%。

  乌克兰小麦产量被玉米超越

  乌克兰国土面积60.37万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积占56%左右,主要集中在南部和西部。乌克兰拥有世界上最肥沃的“黑土壤”,主要作物包括小麦、大麦、玉米、油菜籽、大豆和葵花籽,其中小麦种植面积最大,近20年来小麦面积大致在500万~700万公顷范围内波动,较为稳定。

  美国农业部3月供需报告预估,2013/2014年度乌克兰小麦面积为656万公顷,产量为2228万吨,较上年度增产约650万吨。乌克兰小麦包括冬小麦和春小麦,其中冬小麦占95%左右,产于中部和中南部。

  值得一提的是,乌克兰玉米面积和产量自2006/2007年度以来迅猛增长,因受国际玉米价格飙升影响,玉米产量从2011/2012年度开始超过小麦,美国农业部预计2013/2014年度玉米产量将达到3090万吨,成为乌克兰产量最大的品种,相应的出口量也呈逐年增加趋势。

      乌克兰小麦出口持续增长

  乌克兰有利的自然条件,加上毗邻黑海港口的便利物流条件,使其成为黑海地区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国。自1995/1996年度以来,除个别年份外,乌克兰小麦出口量持续增长。美国农业部3月预计,2013/2014年度乌克兰小麦出口量将达到1000万吨,仅次于2008/2009年度的1300万吨出口量。

  从全球范围来看,乌克兰小麦出口量居全球第六位,若不考虑欧盟则为全球第五大小麦出口国,因曾经的主要出口国阿根廷近两个市场年度小麦出口量下滑幅度较大。而出口量最多的国家为美国,2013/2014年度预计接近3200万吨,是乌克兰的3倍多。阿根廷小麦主要供应北非和中东地区,出口量中少部分通过铁路出口至邻国,大多数通过黑海港口运出,这些主要港口有敖德萨、伊利乔夫斯克、尼古拉艾等。

  乌局势影响国际麦价和供需

  进入3月份以来乌克兰局势更加扑朔迷离,市场对乌克兰谷物供给能力担忧加剧,尽管黑海附近港口作业和发运并未受到实质影响,贸易亦未受限,但在一些方面的确对小麦供需和价格造成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政局动荡推升谷物国内和出口报价。通常情况下,乌克兰农户会在春播前集中销售,这意味着国内谷物价格应随着供应增加而下跌,但是当前的动荡政局导致农户惜售改变了这一现 象,因农户欲避免乌克兰货币贬值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克里米亚争端威胁黑海地区供应,乌克兰和俄罗斯谷物出口报价上涨,且不局限于此,而是推升了整体国际价格。对于乌克兰国内贸易商而言是实质利好的,由于乌克兰货币贬值和动荡政局,3月以来出口报价提高很多,而前期仓储谷物的收购价格偏低,当前利润差较高。

版权所有:福建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屏路60号 | 电话:0591-87670156 | E-MAIL:fjcbls@163.com
技术支持:海西天成 | 闽ICP备18027719号-1
扫码关注我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