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下旬以来,小麦价格已经连续8周出现下降,价格下跌时间之长为历年同期少见。小麦价格久跌不涨,近阶段是因为面粉、麸皮需求疲软造成制粉企业开机率水平较往年偏低,小麦需求有限;长线来看,是因为本年度小麦饲用消费量大幅下降,制粉小麦供给充裕,这也是导致小麦供求趋于宽松的重要原因。
一、政策性小麦成交率显著提高
上周,河南、安徽两市场共竞价销售政策性小麦100.82万吨,成交44.34万吨,成交率为43.98%,是近4周来的最高成交率。由于2012年产托市小麦成交数量提高,河南市场成交率显著上涨,但受小麦现货价格下降影响,成交均价出现下降。
二、麦价重心下移较久往年少见
春节过后,饲料养殖行业亏损幅度继续扩大,使麸皮的采购出现下降,价格大幅下跌,直接导致制粉企业加工利润显著下降。2月中旬至今,山东济南地区和河南郑州地区加工利润下降幅度分别达到55元/吨和43元/吨。为降低损失,制粉企业普遍降低开机率,小麦消耗速度放慢,采购量有限。
由于2013/2014年度小麦玉米比价持续高于1:1,小麦替代玉米作饲用消费受到显著抑制,小麦饲用消费回归正常水平,饲料养殖行业亏损又进一步降低了小麦的饲用消费量。回顾近年小麦价格走势,2012年可以看做分水岭。在此之前,由于小麦价格处于较低水平,小麦大量替代玉米作饲用消费,小麦库存显著下降。2012年下半年小麦价格大幅上涨之后,小麦玉米比价得到修正,小麦饲用消费受到抑制,小麦库存逐渐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