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强米弱”趋势或将延续
发布时间:2014-05-19 | 阅读:664 次

4月份,国内稻米整体平稳,不同品种略有波动,主要表现在粳稻平稳趋强,中晚籼稻稳定,早籼稻稳中趋弱,大米保持稳定。预计后期国内稻米趋势不改,品种间价差或进一步扩大。
  
一、东北粳稻稳中趋强
  国内粳稻米保持稳中趋强态势,尽管各地有储备轮换在维持供应,但前期较大数量的收购行为依旧让市场供应维持偏紧格局。
 
 二、南方籼稻弱势运行  
  南方籼稻米市场稳中趋弱,特别是在下旬,受陈稻轮换及其他因素影响,早籼稻及早籼米行情明显走低。早籼稻价格走弱,供需失衡是关键原因。在供给压力增大的同时,国内市场对早籼稻米的需求却较常年同期减弱。中晚籼稻米表现相对平稳,主要是由于中晚籼稻市场供给相对偏紧,而中晚籼米消费需求稳定。
  
三、播种育秧同比加快

4月份,北方地区大部气温正常或偏高,利于旱地春播以及东北地区水稻棚内育秧。粮食主产区吉林省耕地化冻条件已适宜春耕,主产区积极开展备耕工作,比去年提前半个月,比常年提前近10天。一般情况下,春耕时间提前有助于提高粮食单产和粮食质量。

四、进口大米量大价低
  据海关总署数据3月份我国大米进口量为15.225万吨,同比减少11.566万吨,减幅43.2%13月我国大米进口量为49.093万吨,同比减少20.13万吨,减幅29%。进口量维持较高水平的主要原因是国际大米价格优势明显,以越南大米到南方港口价格为例,越南5%破碎率大米完税成本约3100/吨,而国内2013年产中等早籼米批发价为3800/吨,中晚籼米39004000/吨。
  
综合
分析,在储备轮换全面开展时期,稻米市场大幅上涨可能性较小,而今年较大的收储量限制稻米下行空间,“稻强米弱”格局或将延续。

版权所有:福建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屏路60号 | 电话:0591-87670156 | E-MAIL:fjcbls@163.com
技术支持:海西天成 | 闽ICP备18027719号-1
扫码关注我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