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麦价“内强外弱”,新麦收购价涨幅同比回落
发布时间:2014-07-03 | 阅读:752 次

 一、产区麦价“量升价涨”,托市收购数量明显增加6月份随着主产区新小麦大量收获上市,国内新小麦市场购销较为活跃,受河北江苏安徽河南以及山东枣庄相继启动小麦托市收购预案启动提振,新麦收购市场价格低位运行时间较短,整体围绕在托市收购价附近波动,因市场收购主体不一、新小麦质量不一,收购价格有所差异,整体来看,优质小麦市场行情好于普通小麦,雨前小麦收购价格高于雨后小麦,北方麦区收购价格高于南方麦区。与上年相比,今年新小麦收购价格上涨幅度相对较低,上年新小麦开秤收购一个月收购价格上涨100-240/吨。由于今年主产区新小麦托市收购启动时间较上年提前一周左右时间,新小麦收购进度快于上年同期,托市收购数量较上年同期明显增加。

二、临储小麦成交延续疲软,强麦期货价格跌幅明显。6月份国家临储小麦拍卖市场共进行4次,周投放量下降至50万吨水平,从6月份国家临储小麦拍卖成交情况来看,共计投放粮源202.1518万吨,实际成交48.538万吨,平均成交率24.01%4次临储小麦拍卖成交均价处于2293-2341/吨;相比之下,5月份国家临储小麦共计投放粮源400.6382万吨,实际成交73.8744万吨,平均成交率18.44%4次临储小麦拍卖成交均价处于2337-2368/吨。与国内主产区新产优质小麦市场行情明显走高形成鲜明对比,国内强麦期货市场行情明显走低。
  三、供给宽松及需求疲软,国际麦价大幅走低。继5月份国际小麦市场价格大幅走低,6月份国际小麦市场仍未摆脱供给宽松及需求疲软的冲击,国际小麦市场受制于北半球冬小麦收割普遍展开所带来的季节性压力,其行情仍大幅走低。小麦主产国之间出口竞争较为激烈,进一步对国际麦价形成冲击。     

四、小麦玉米比价回落,局部饲用麦需求有所抬头。6月份国内玉米市场步入政策市,国家临储玉米拍卖主导玉米市场行情走势,拍卖底价支撑玉米价格底部。以新小麦价格计算的小麦玉米之间的比价处于较低水平,受部分区域新小麦玉米成本优势显现,饲用小麦需求有所抬头。
  五、国内麦市供需格局改观,7月麦价关注托市进度。今年主产区新小麦增产增质使得国内小麦市场供需格局明显改观,且国际小麦与国内小麦价格仍严重倒挂,政策收购底价以及托市收购数量成为支撑国内小麦市场价格的关键。在国内小麦流通市场供需格局明显改观的情况下,托市小麦收购数量对麦价阶段性行情走势较为关键,但在国内麦市“内忧外患”格局下,国内小麦市场价格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基础,7月份预计麦价将以区间波动为主,区域间或有所分化,新麦收购价格将在托市收购中寻求方向。

版权所有:福建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屏路60号 | 电话:0591-87670156 | E-MAIL:fjcbls@163.com
技术支持:海西天成 | 闽ICP备18027719号-1
扫码关注我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