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粮源消化缓慢 小麦面临销售压力
发布时间:2015-08-13 | 阅读:1256 次

当前陈小麦与新小麦采购需求呈现“双降”态势,尤其是新小麦流通粮源数量呈现“下降缓慢、价格低迷”态势,这对麦市购销主体的心理预期产生冲击,随着时间推移或带来销售压力,麦市难以出现“买卖”格局的转换。    

一、市场主体做高库存意愿不强

截至731日,主产区托市小麦收购数量1651万吨,同比下降843万吨,托市小麦收购数量占比13.36%。托市收购进度缓慢,加之下游用粮主体接货不积极,导致市场贸易粮收购数量同比明显下降,当前用粮主体采购基本采取以销定产,而粮食贸易商、粮库则采取以销定购策略,市场主体做高小麦库存意愿不强。

市场流通粮源数量较多,使得麦市供给压力较大,麦价走势整体稳中偏弱。近期国内优质小麦受持粮主体抛售及进口优质小麦价低等因素冲击,其前期抢购囤积积累的价格风险释放,市场价格大幅下跌90-120/吨。    

二、临储拍卖风向标作用弱化

作为粮源供给主渠道的国家临储小麦拍卖市场,其成交“量价”是国内麦市价格走势的风向标,但2015年以来,其风向标作用明显弱化。84日国家临储小麦投放粮源114.8508万吨,实际仅成交0.4637万吨,平均成交率0.4%,周度成交量创下自20116月中旬以来的新低。国家临储小麦成交持续低迷,一方面反映出当前需求惨淡,另一方面凸显用粮主体对后期麦价走势看淡,降低自身库存以减少成本。

三、面粉加工企业降低自身库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月国家统计局制造业PMI出现5个月来的首次下降。7月制造业PMI的回落有一定季节性规律,但今年的表现弱于往年,需求不足拖累生产仍是制造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大中小型制造业企业PMI均有所回落,且小企业回落幅度超过大型和中型企业,既反映出制造业活动的低迷,也显示前期“稳增长”政策效应并不均衡,中小企业状况改善乏力。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导致消费需求不佳,加之“三公”消费及浪费降低减弱消费需求,加工行业产能过剩使得有效需求难以满足加工能力,加工业的整体“有效”需求增速放缓。

有效需求增速放缓,导致新麦采购数量下降明显,因预期供需难以出现缺口,面粉加工企业人为降低自身库存量。与此同时,粮库、粮食贸易商囤粮待涨现象大幅减少,使得流通市场粮源大量滞留。部分区域质差小麦较玉米具备价格优势,但由于国内玉米市场行情弱势运行,尤其是对后市玉米价格大幅下行的预期,制约饲料加工企业饲用小麦替代的数量。    

四、流通粮源下降缓慢拖累价格

近年来,国内麦价在政策支持下已脱离供需格局透支上涨空间,当前,在国内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高企、财政负担重所导致的政策价格支撑力度减弱,且在国内经济放缓导致的需求增速熄火情况下,麦价处于上下两难的纠结格局中,波动空间因产业链不顺畅大幅挤压。自主产区新麦上市以来,托市收购量及新麦饲用替代量同比下降明显,导致流通市场粮源依旧较多。随着时间推移,流通粮源数量消化缓慢且价格平稳,将对其市场贸易带来明显冲击。

版权所有:福建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屏路60号 | 电话:0591-87670156 | E-MAIL:fjcbls@163.com
技术支持:海西天成 | 闽ICP备18027719号-1
扫码关注我们
分享到: